液壓閥的術語
控制閥:改變流動狀態,對壓力或流量進行控制的閥的總稱
壓力控制閥:控制壓力的閥的總稱
流量控制閥:控制流量的閥的總稱
方向控制閥: 控制流動方向的閥的總稱;
順序閥:在具有二個以上分支回路的系統中,根據回路的壓力等來控制執行元件動作順序的閥
平衡閥:為防止負荷下落而保持背壓的壓力控制閥
減壓閥:可將這種壓力控制閥的出口壓力調到比進口壓力低的某一值,這個值與流量及進口側壓力無關
卸荷閥:在_條件下,能使液壓泵卸荷的閥邊。
節流閥:利用節流作用限制液體流量的閥。通常指無壓力補償的流量閥
調速閥:與背壓或因負荷而產生的壓力變化無關并能維持流量設定值的流量控制閥
帶溫度補償的調速閥:能與液體溫度無關并能維持流量設定值的調速閥
分流閥: 將液流向兩個以上液壓管路分流時,應用這種閥能使流量按_比例分流,而與各管路中的壓力無關
換向閥:具有兩種以上流動形式和兩個以上油口的方向控制閥
遮蓋(或搭接):滑閥式閥的閥芯臺肩部分和窗口部分之間的重疊狀態,其值叫遮蓋量
溢流閥:當回路的壓力達到這種閥的設定值時,流體的一部分或全部經此閥流回油箱,使回路壓力保持在該閥的設定值的壓力閥
安全閥:為防止元件和管道等的破壞,用來限制回路中_壓力的閥
零遮蓋: 當滑閥式閥的閥芯在中立位置時,窗口正好_被關閉,而當閥芯稍有一點兒位移時,窗口即打開,液體便可通過
正遮蓋:當滑閥式閥的閥芯在中立位置時,要有_位移量(不大),窗口才可打開
負遮蓋:當滑閥式閥的閥芯在中立位置時,_已有_開口量
伺服閥:控制流量或壓力,使之為電信號(或其它輸入信號)的函數
滑閥式閥(或滑閥):采用圓柱滑閥式閥芯的閥
梭閥:具有一個出口兩個以上入口,出口具有選擇壓力_側入口的機能的閥
電磁閥:這是電磁操縱閥和電磁先導換向閥的總稱
單向閥: 流體只能沿一個方向流通,另一方向不能通過
節流換向閥:根據閥的操作位置,其流量可以連續變化的換向閥
電磁操縱閥: 用電磁操縱的閥
手動操縱閥:用手動操縱的閥
凸輪操縱閥: 用凸輪操縱的閥
先導閥:為操縱其他閥或元件中的控制機構,而使用的輔助閥
液動換向閥:用先導流體壓力操縱的換向閥
液控單向閥:依靠控制流體壓力,可以使單向閥反向流通的閥
二位閥:具有兩個閥位的換向閥
電-液換向閥:與電磁操縱的先導閥組合成一體的液動換向閥
閥的位置: 用來確定換向閥內流通狀態的位置
正常位置:不施加操縱力時閥的位置
三維網技術論壇中立位置:確定的換向閥的中央位置
偏移位置:換向閥中除中立位置以外的所有閥位
鎖定位置:由鎖緊裝置保持的換向閥的閥位
三位閥:具有三個閥位的換向閥
二通閥: 具有兩個油口的控制閥
四通閥:具有四個油口的控制閥
彈簧復位閥:在彈簧力的作用下,返回正常位置的閥
中位封閉: 換向閥在中立位置時所有油口都是封閉的
中位打開:換向閥在中立位置時所有油口都是相通的
常開:在正常位置壓力油口與出油口是連通的
|常閉:在正常位置壓力油口是關閉的
彈簧對中閥:正常位置為中立位置的三位換向閥,屬于彈簧復位閥的一種彈簧偏置閥: 正常位置為偏移位置的換向閥,屬于彈簧復位閥的一種
油口數: 閥與管路相連接的油口數量
我們常說的正遮蓋、零遮蓋、負遮蓋是閥芯上肩和閥套上的通道的一種配合方式
正遮蓋指閥芯上臺肩比閥套上通道大,即閥打開需要閥芯先移動一點距離,所以正遮蓋的閥有調節死區
零遮蓋指閥芯上臺肩和閥套上通道一樣大,即閥芯一移動閥_打開了,所以零遮蓋的閥無調節死區,一般用在精度較高的比例閥和伺服閥較多
負遮蓋指閥芯上臺肩比閥套上通道稍小,即閥芯不動時有一小部分流量,閥芯一動閥_打開較大,很靈敏,一般很少用,用在精度、靈敏度需求高的地方,還有一點它的閥芯和閥套是出廠配合好的,不能和別的互換
三位四通換向閥常用的有四種,是O.N.Y.H型機能的。O指的是閥芯在中位時A·B·P·T都互不相通;
N指的是閥芯在中位時A·T相通,P·B不相通;
Y指的是閥芯在中位時A·B·T相通,P不和_一個孔相通;
H指的是閥芯在中位時A·B·P·T都相通。
其中P是指壓力油,T指回油,A和B是工作孔。
當電磁鐵左端得電時,閥芯推向右邊,相反,右端得電時,閥芯推向左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