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個品種263個品規納入
剛剛,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關于開展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相關藥品信息填報工作的通知》,第十批國采正式官宣。
11月1日起,聯合采購辦公室開展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相關藥品信息填報工作。
第十批國采迎來階段性進展。依照往常,下一步就是第十批國采正式文件的發布。屆時,開標時間和地點以及具體規則也將浮出水面。
第十批國采共納入62個品種263個品規,不過目前存在一些品種的規格并不完全過評,可能是藥企先進行報量,未過評的品規量將被折算。
業內有人士認為,第十批國采目前已公布的62個品種,相較于前九批國采品種數都要多,后續可能會加大淘汰力度,藥企面對的壓力或更大。
在此前傳出的《關于組織醫藥機構報送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品種需求量的通知》中,已經對醫療機構報量的準確性做出了嚴苛的要求,即“足量報量”,同時加強對醫療機構報量工作的監管。
本次國采填報的內容包括:
1、生產企業、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境外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境內代理人的證明材料(包括企業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聯系人、授權書等)。
2、符合藥品要求的證明材料(包括藥品注冊批件、補充注冊批件、說明書等)。
3、產能及原料藥自產說明。
4、企業委托生產、批件轉讓、關聯關系信息等。
藥企需要登陸國家醫保服務平臺(網址:fuwu.nhsa.gov.cn,選擇“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服務”—“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信息填報”—“企業登錄”)進行填報,審核通過的藥品信息經企業確認將生成《申報信息一覽表》,作為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的申報依據。
規則持續優化
對比前幾批國采開展的間隔時間,不難發現,第十批國采“姍姍來遲”。據了解,第十批國采之所以比之前晚很多,主要是因為第九批國采圍標相關事宜正在被處理,同時,第十批國采的規則進一步被優化。
回顧前幾批國采的報價規則,從第二批國采起,就一直沿用“1.8倍”“50%”“0.1元”三個重要框架。在此基礎上,規則不斷調整補充。
從第七批國采開始,國家醫保局對藥企的供應重視度進一步提高。第七批國采引入“一省雙供”、第八批國采增加“第二備供企業”、第九批國采增加“高四底二”、聯合體投標等。今年,國家醫保局在多次地方調研中強調強化中選產品的使用、供給和監測等環節的管理措施。而這些,在第十批國采規則中或將被體現。
第十批國采涵蓋10個治療大類,入圍門檻更加嚴苛,由此前的5家及以上提至7家及以上,其中38個品種符合申報資格企業數達10家及以上,藥企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米內網數據顯示,62個品種2023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合計接近550億元,其中超10億大品種有20余個,僅6個品種銷售額尚未突破1億元。
隨著國采入圍門檻的不斷提高,相關藥企需要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及生產成本、后續落地執行等工作,在研發、生產、銷售等多個環節投入更多資源來參與國采。
從62個大品種的劑型來看,注射劑已經成為國采的主力軍,第十批國采共有37個注射劑大品種,占比近60%。作為強依賴于院內發展的藥物,相關注射劑的藥企不免將掀起新一輪“廝殺”。
此外,根據《關于組織醫藥機構報送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品種需求量的通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及其代管或實行統一采購藥品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等參與集采,這在此前各省公立醫療機構、軍隊醫療機構外又增加了公立基層醫療機構的參與。
集采藥品覆蓋面將逐步擴大已成趨勢,截至目前,湖南、江西、河南、山東等地均已或正在執行集采藥品“三進”工作。國家醫保局局長章軻在今年帶隊調研時也強調,要深入推進藥品和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推動集采藥品和耗材進基層、進藥店。
附:藥品填報范圍